科學家研發的循環水煮法,可同時達到蛋黃綿密、蛋白均勻凝固且保留最多營養素的效果。需精準控制溫度與時間,難度較高。
预估烹饪难度:★★★★★
- 新鮮雞蛋(推薦 AA 級)
- 100°C 沸水鍋(直徑≥15cm)
- 30°C 溫水鍋(直徑≥15cm)
- 計時器
- 漏勺
每份:
- 雞蛋 1 個(約 60g)
- 100°C 沸水 1500ml
- 30°C 溫水 1500ml
- 準備兩鍋水:A 鍋維持 100°C 沸水,B 鍋維持 30°C 溫水
- 用漏勺將雞蛋放入 A 鍋,啟動計時器
- 精準每 2 分鐘將雞蛋轉移至另一鍋水
- 重複轉移操作共 16 次(總時長 32 分鐘)
- 最後一次轉移後,在 B 鍋靜置 30 秒
- 立即放入冰水終止加熱(維持 30 秒)
- 剝殼時從鈍端氣室處開始,沿縱軸剝離蛋膜
- 關鍵參數:
- 蛋黃中心溫度:67±1°C
- 蛋白分層溫度:
- 外層:100°C→87°C
- 中層:87°C→55°C
- 內層:55°C→30°C
- 營養優勢:多酚含量比傳統煮法高 23%
如果您遵循本指南的制作流程而发现有问题或可以改进的流程,请提出 Issue 或 Pull request 。